感官训练和运动有什么区别?
感觉训练是通过针对性强、刺激强度适当的充分的身体感觉刺激活动,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网络连接,从而改善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,进而表现出更好的生活状态、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。经过专业评估后,根据体能、心理状态、精力水平等发展水平制定训练计划。适当的刺激——太强太弱都是不当的;足够的数量-过多或不足的数量是不适当的;物理感官刺激——兼顾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和前庭六种感官;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网络连接——强调新网络的形成(这是根本目标)。
运动更多的是在身体已经形成惯性反射的基础上,进行肌肉和骨骼的锻炼。在长期的单项运动中,大脑使用旧网络,身体动作变成惯性反射,无法刺激新网络的连接,偏离了感觉训练的目标。
更重要的是,运动不能给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,比如:

对于重力感严重缺乏的孩子,身体协调性差,跑起来很累——跑步不适合;视觉空间感差,骑上自行车有恐高症,动不了——骑车不适合;身体笨拙,一动就摔跤——跆拳道不适合;手眼协调性差,无法准确接球——乒乓球不适合。
如果家长和老师不了解感觉统合和感觉训练的原理,就无法理解孩子的“做不到”。他们甚至认为“只要练就行了,但是会练很久”,强迫孩子去做,给孩子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。
感官训练可以设计适合孩子的锻炼方案,配合专业的设备和科学的训练方法,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感官,让大脑和身体的联系更加紧密,对外界更加敏感。不仅仅是冒险和力量的训练,还包括身体协调、动作规划、注意力、记忆力、团队合作等。,这是单纯的探险训练和运动训练所不能替代的。